2023年6月28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工会召开2023年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工会工作联席会议,发布了2023年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工会工作方案,宣布命名40人为首届“长三角大工匠”。其中,
熊朝林,男,1971年4月生,大专,中员,上海阿为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主管,上海市首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职业经理人,上海工匠服务队机械制造专业组组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上海工匠,2019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宝山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21年宝山区道德模范,2021年获全国职工优秀创新二等奖,2021年长三角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从事精密机械制造二十余年,精通各种数控加工工艺、制造编程、精密测量等技术,曾攻克了细胞切片机、核酸检测仪、呼吸机等核心零部件的制造难题,获得三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
那是1997年的盛夏,熊朝林好不容易挤上了开往上海的绿皮火车。这列火车实在太拥挤了,许多人是从车窗里爬进来的。火车驶离广安站的时候,人都没站稳的熊朝林甚至都无法向窗外看上一眼,道一声再见。
二十六岁的熊朝林铁了心要离开老家。他的老家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秦溪镇农村,那里丘陵起伏,沟谷纵横,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倒是地平土厚,所以,高中毕业后,熊朝林一直在家务农。可是,眼看着村里与他同龄的年轻人一个个都外出闯荡去了,他也心思飘忽起来。坐在田边,他一次次地望着天上向南而去的白云,终于有一天,他下定决心要到上海去闯荡。
绿皮火车里又热又闷,连过道上都坐满了人,一路开过去,每个站头同样人潮汹涌,同样许多人从车窗里爬进来。熊朝林感到一阵阵的窒息。火车慢慢腾腾地行驶着,一个念头也慢慢爬了上来——到了上海后去做什么呢?
两天两夜之后,绿皮火车靠上了上海火车站的站台。艰难出乎熊朝林的想象。工作并不是那么好找的。整整一个星期,白天他四处打探,晚上则睡在桥洞底下,吃的是捡来的菜皮。好不容易才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他去了一家砖瓦厂。这是一份苦力活,熊朝林倒不是吃不得苦,只是他毕竟是个高中生,他想打份有技术含量的工。
三个月后,熊朝林获得一个机会,进了一家机械加工厂,就是在那里,他邂逅了车床。熊朝林正儿八经地拜了师傅,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熊朝林的车床启蒙师傅叫周火才,是个江西人,其实比熊朝林大不了几岁,虽然他个子不高,但在熊朝林的眼里,却十分了得。事实上,他操作的只是一台C616普通车床,可那时候熊朝林还是第一次接触车床,当他看到一个个金属棒料可以通过车床切断、打孔、车螺纹、加工出各种形状和要求的产品,感觉很是震撼。“技术”,这个词如今真真切切地让他感知和触摸到了。
师傅不仅自己手艺好,对徒弟也是尽心带教。正是在他的启蒙下,熊朝林入了车工这个行当,并打下了基本功。看着师傅站在小车床前,动作灵敏精准地车着一种叫“压力盖”的内螺纹,熊朝林心里暗暗地想,我以后也要成为他这样的人,有技术,有人品,被人看得起。
所谓“师傅带进门,修行靠自身”,熊朝林每天与车床打交道,自然而然对车床有了更多的认知要求。通过三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车铣刨磨等普通设备的操作要领以及刀夹具、识图、测量等技能,有一天,当他得知附近有家工厂里有数控车床后,他抑制不住地想,那是更加先进的,也是更有发展前途的。
熊朝林跃跃欲试。于是,他找上门去,但人家一口回绝,说现在不招工。但熊朝林几次三番去“泡蘑菇”,他说,我不要你们工钱的,而且我天天晚上来加班。人家实在甩不掉他,便答应了下来。
熊朝林每天这里一下班就赶到那里去上晚班。这下,他开了眼界,那数控车床比起手工车床来,不但精度高、效率快,而且全是自动化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不过,可别以为就像傻瓜相机一样,啥都不用动脑子,只消按按开关便是,那里面的学问可大了,比如如何控制刀具轨迹、如何对刀、如何设置坐标、如何调试尺寸……熊朝林太想搞个一清二楚了。可是,人家给他定了“规矩”――只能做流水线上的“傻瓜相机”,不允许按任何别的键以了解其中的程序设计。好在熊朝林特别勤奋,善于动脑筋。他一方面买来专业书籍自学,一方面每每在技术人员来调试机器的时候,悄悄地在一旁用眼睛看,用心力记。
三个多月后,熊朝林已经能基本看懂程序,知道怎么根据工件图纸要求来设置简单刀路、怎么设置坐标系、怎么替换磨损或者折断的刀具了……当然,他的面容和体态也被别人记住了,永远两只黑眼圈,体重下降到只有五十公斤。熊朝林一发不可收拾了,他迷恋上了车工技术。后来的几年间,为了能够操控更加精密、更加复杂的车床,他辗转多家工厂,刻苦学习技术,终于在2010年获得了上海市车工高级技师证书,并作为引进人才落实了上海户口,成了一个真正的“上海人”。
2013年,怀揣不凡的“技术”,熊朝林入职上海阿为特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精密加工和高端装配,拥有高端进口数控加工中心及检测设备,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医疗、科学仪器、汽车、半导体、自动化的“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由此展开了他的高光时刻。
阿为特公司雄心勃勃地揽下了一个项目,即微分进刀系统。通俗地说,微分进刀系统就是用于肿瘤病人的组织细胞切片机的关键零部件。在医疗行业中,为探讨器官、组织或细胞所发生的疾病过程,需从患者身体的病变部位取出小块组织或手术切除标本通过切片机制成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以确定病变性质,探讨病变产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做出病理诊断。切片的厚度及精度直接影响到诊断水平及准确性。我国国内自己生产的切片机切片厚度为2-3微米,精度0.5微米,而德国的厚度只有1微米,精度高达0.2微米。那什么是1微米的概念呢?1微米即1毫米的千分之一,也就是相当于将一根头发在直径方向切上七十片。这可是属于精密制造领域的尖端技术,而我们与德国的差距显而易见。
事实上,除了阿为特,别的公司对切片机项目也磨刀霍霍,但最终都已失败而告终。所以,有不少专家同样不看好熊朝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熊朝林没有那种盲目的自信,但他觉得面对高难度项目,必须要有创新思维,不设限思想,不轻易说不行。
凭着多年的一线实战经验,经过研判,熊朝林分析出该项目的关键技术要求和制造难点,提出了三个主攻方向:如何实现微米级间隙防止旋转的精密位移、如何解决超级精密的形位公差制造难度、如何实现洁净无尘的高端装配。熊朝林认为,如果在这三个方面进行突破,那就有戏了。
如今,智能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是世界制造业的战略必争领域,而机械制造业正以迅猛的发展步伐向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发展。我们已经多次有过被别人“卡脖子”的经历了,因此,现在要拼的就是拿出自己的东西来。一句话,自主创新,自主发明。
谁都知道,没有什么发明创造是一蹴而就的,熊朝林同样如此,失败一次次地接踵而来,他都记不得次数了。可是,他不愿放弃。
熊朝林是个“知己知彼”的人,他知道需要攻克什么,而目前的阻碍又是什么。比如,那个防止滑动件旋转装置,他清楚地知道,如果要确保微分进刀的精度和准确性,使刀片工作时除了切割方向进刀外,不做其他任何运动,将活塞旋转运动消除为零,那就必须通过两个偏心导向销使刀片通过活塞向前移动时,达到稳、准、精的标准。这是切片品质精度提高的关键所在。
靠着过硬的技术,熊朝林的每一次思索都化为实际操作,事实上,也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找到问题,才能扎实地推进。
无尘实验室有四五十个平方米,必须换衣服、鞋子才能进入,以保证清洁干净的环境——那些精密部件确实很“娇贵”,容不得有一点灰尘。
但只有三个月,那些专家们便不再吱声了。两年后,熊朝林宣告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超越了德国人!细胞切片厚度不仅达到1微米,而且精度还达到了0.1微米!熊朝林定下的三个主攻方向精准攻破,三大关键技术创新点共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八项,同时还形成了标准化作业及参数规范。
熊朝林和他的团队继续乘胜追击,最后,不锈钢深孔小螺纹的加工工艺及丝锥的设计方法、医疗器械切片机的微分进刀系统的制造工艺创新及应用、高精密滑配件防旋转的设计与制造方法、薄壁零件防加工变形的新工艺以及平面加工的高效率刀具等,这些关键技术共获得授权专利三十余项,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熊朝林凭着《微分进刀系统的制造工艺创新及应用》项目,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阿为特公司打胜了漂亮的一仗,如今,他们创新生产的细胞切片机(微分进刀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非但替代了进口产品,还增加了公司知名度和民族自豪感。
熊朝林和他的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有效提高了医疗行业的诊断水平,为我国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在还推广运用于航空航天、光学仪器以及半导体行业等领域。熊朝林成为毫无争议的“创新工匠”。
熊朝林一直还念着自己的第二个师傅李建荣,是他手把手教会了熊朝林刀具的刃磨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夹具设计等,更重要的是教会了熊朝林如何待人接物。至今,熊朝林还常常与师傅联系。师傅对他说,现在,你也应该带徒弟了,而且要多带一些,不要忘记还有不少像你当年那样乘绿皮火车到上海来追梦的年轻人。
熊朝林带徒弟了,的确,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二十多个。2018年,“熊朝林上海工匠创新工作室”挂牌。熊朝林想,他要跟师傅一样,对徒弟付出最大的热情,把自己所有的本事都传授给他们。现在的徒弟可不是那么好带的,他们不是白纸一张,也不是简单的操作工,他们都是经过高等教育专业培训出来的,甚至还有研究生,所以,传承工匠精神的工作同样需要创新。
阿为特公司有个特点,就是产品品种多、批量小,每个月开发的新产品多达百余款。熊朝林觉得这是给年轻人展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的最好的机会,所以,他将自己的工作室也当作是提供给年轻人的“锻炼的平台”。熊朝林深信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并经常组织召开案例分享会,希望通过分享会,让年轻人领会“正直诚信,质量第一,协作共赢,变革创新”的公司价值观,同时一起进行技术方面的总结和提升。三百多个可推广的“工法”,就是在这样的分享会上形成的。
有一次,熊朝林召集工作室的年轻人开技术攻关讨论会。工作室正对细胞切片机里的三角支架这个零件进行改进,经过多次研究,团队总结出一套相对优势的工艺方案。但是,项目主要实施人小李却不认可,他有自己的想法,还做了另外一套方案。小李技术好,身在管理岗位,也是一位“老员工”,只是他这个人有时太过自信,难以接受人家的建议。讨论会上,小李的方案被团队否定了。熊朝林仔细地听了大家的意见,也认为小李的方案风险更大。可小李固执己见,还是按他自己的方案来实施。熊朝林没有粗暴生硬地阻止他。结果,小李的方案验证失败了。
这时候,熊朝林来到他的身边,帮他一一分析行不通的原因,这让小李心服口服,愿意接受。熊朝林对小李说:“有自己的想法当然是好事,但别人的想法同样也要重视,而且应善于从他人那里吸取好的东西,这样才会事半功倍,这也就是协作共赢。”小李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