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体育:京运通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2023年,公司有序开展各项业务,确保公司在行业波动中实现稳健经营。报告期内,公司合理安排高端装备业务自供和外销订单的产能,持续做好设备研发和升级工作;稳步推动新材料业务的扩产,强化生产管理,并积极拓展市场份额;努力保持新能源发电的稳定运营,并进一步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具体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高端装备业务实现主营收入12,253.96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3.95%。但因2023年该业务生产的单晶炉等设备主要用于公司新材料业务的扩产,对外销售减少,导致该业务营业收入较去年大幅下降。该业务报告期内毛利率水平为25.29%,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2023年,公司生产的光伏设备主要供给新材料业务扩产,部分对外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乐山22GW高效单晶硅棒、切片项目(即“乐山二期”)全部配备自产的JD-1600全自动软轴单晶炉,公司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单晶炉的生产计划,目前,乐山二期的单晶炉已全部生产、安装完毕。

  报告期内,公司自研的切片机完成生产验证并具备批量生产条件,公司将继续做好光伏相关设备的研发和升级,保持技术竞争优势。此外,公司半导体设备的研发和销售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报告期内,公司高端设备产品金刚石炉取得少量销售订单。

  报告期内,新材料业务实现主营收入827,991.9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30%;全年毛利率水平为5.69%,较去年减少3.98个百分点。2023年,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的供需波动,使得硅片环节市场竞争加剧,同时,产业链各环节均面临价格下行趋势,导致产品售价承压,公司新材料业务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乐山、乌海的拉晶基地以及无锡的切片基地均平稳运行。募投项目方面,公司稳步推进乐山二期的实施,并密切关注行业波动对公司相关业务开展带来的影响。2023年12月,公司对宏观政策、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研判,为进一步降低募集资金投资风险,保证募投项目最终顺利完成并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公司决定将募投项目的预计投产时间延期至2024年12月。截至目前,乐山二期的单晶炉已全部安装完毕,其他配套设备的安装也在有序推进中,乐山二期项目达产后,公司硅片总产能将超过40GW,可全部用于生产N型硅片。

  2023年,公司销售光伏单晶硅片约31亿片,其中N型硅片的出货比例不断增长,产品规格也更加多元化,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2023年,面对多变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公司不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确保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客户需求,并对生产环节严格把关,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公司多措并举,与上下游保持良好关系,力争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区熔单晶硅棒、区熔单晶硅片业务受市场波动影响,营收规模有所缩减,实现营业收入1,444.9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7.89%。

  2023年,新能源发电业务年度累计结算电量超18亿千瓦时,实现主营收入123,510.6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80%,该业务毛利率水平为58.52%,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新能源电站业务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有助于公司防范经营风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并网的光伏电站(含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和风力发电站累计装机容量共计1,340.79MW。近年来,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以光伏电站、风电站的持有运营为主,装机容量保持稳定。公司也在持续探索该业务的新发展方向和模式。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合理规划新能源发电业务发展方向,在保持一定自有电站规模的前提下,可对外提供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光伏电站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和实施、电站运营维护等服务,寻求新的业务增量。

  报告期内,节能环保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244.91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6.39%,该业务年内毛利率水平为25.6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2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对募投项目“乐山22GW高效单晶硅棒、切片项目”进行了延期。2023年,硅片环节市场竞争加剧,且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考虑募投项目对公司整体经营、发展的影响,公司根据市场及公司的实际情况调整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募投项目无法在2023年12月前全部投产。公司经过综合研判,为进一步降低募集资金投资风险,保证募投项目最终顺利完成并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公司将募投项目的预计投产时间延期至2024年12月。

  光伏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加快建设新能源体系,以实现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根据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能源展望2060(2024年版)》报告预测:未来12年,我国光伏和风电消费量增幅高达240%和40%,非化石能源占比将从18%上升至34%;天然气消费量达到5,755亿立方米,占比将从9%增至12%;三者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贡献率合计超过150%。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和相关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其中太阳能发电6.09亿千瓦,风电装机量为4.41亿千瓦。2023年全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05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2.7%,占全球新增装机的一半,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其中太阳能发电新增21,688万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新增7,590万千瓦,同比增长11.2%。从发电量上看,2023年全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3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1/3。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也在积极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了50%。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中国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完成投资超过7,697亿元,占全部电源工程投资约80%;2023年风电机组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80%。目前,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额分别超过334亿美元和2,453亿美元。同时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也指出,过去十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2023年,光伏行业制造环节保持增长趋势,虽然各环节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价格波动,但全年产量依然保持大幅增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统计,2023年全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达143万吨,同比增长66.9%;硅片产量达622GW,同比增长67.5%;电池片产量545GW,同比增长64.9%;组件产量499GW,同比增长69.3%。

  报告期内,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如《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等,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规划引导,同时能够更加有效地保障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该业务为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光伏设备和半导体设备。光伏设备包括单晶硅生长炉、金刚线开方机、金刚线切片机等,主要用于生产光伏硅棒和硅片。半导体设备包括区熔单晶硅炉、碳化硅晶体生长设备、金刚石生长炉等,主要用于生产半导体相关材料。

  新材料业务为单晶硅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光伏级的直拉单晶硅棒及硅片,半导体级的区熔单晶硅棒及硅片。其中,光伏级单晶硅片包括G12、G12R、M10等多种规格,下游客户主要是行业内主流的电池及组件企业;半导体级区熔单晶硅棒及硅片包括5吋以下、6吋、8吋等规格,区熔单晶硅产品可满足IGBT、可控硅等大功率电子器件的应用需求。

  该业务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公司较早进入光伏发电领域,并根据行业周期和国家政策不断调整发展节奏,后又涉足风力发电领域。截至2023年底,公司光伏及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1,340.79MW。

  公司继续做好现有光伏电站和风电站运维管理工作,努力保持该业务盈利水平的稳定性。同时,公司也在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尝试光伏电站工程总承包、代运营维护等业务。

  节能环保业务包括脱硝催化剂的生产、销售。公司脱硝催化剂产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做好市场营销和成本管控工作。

  高端装备业务方面,光伏设备和半导体设备均为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公司光伏设备技术水平领先,自动化程度高。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对单晶炉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单晶炉的拉晶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公司切片机产品完成设计、制造和生产验证,具备批量生产条件。公司半导体设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等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中。

  新材料业务方面,近几年,随着公司乐山基地的投建和扩产,公司硅片业务总产能持续增长。募投项目乐山二期达产后,公司拉晶、切片产能将超过40GW,可全部用于生产N型硅片。报告期内,乐山、乌海基地推进了数十项技术研发及降本增效项目,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乐山、乌海基地在生产过程中融合使用多种信息化系统,实现生产全过程数据的闭环呈现,有助于提高流程管控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

  公司高端装备业务为新材料业务提供单晶炉、切片机等生产设备。公司光伏拉晶设备均为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技术水平领先,自动化程度高。公司通过统筹高端装备业务和新材料业务,实现二者快速反应和衔接,及时、精准地进行设备优化升级,并进一步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两项业务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面对光伏行业波动,公司坚持稳健经营,保持财务状况健康。公司在扩展业务的同时,不断加强资金管控,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将资产负债率维持在行业较低水平,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优势,合理使用银行、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工具,为公司的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公司一直围绕光伏产业链布局,高级管理人员团队深耕光伏行业多年,对光伏行业发展周期有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各个业务板块主要负责人及核心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积累,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和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管理团队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01,516,889.67元,同比减少13.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956,069.64元,同比下降44.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900,927.56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0元。

  从行业未来发展格局来看,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之一。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可再生能源》年度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2022年增长50%,装机容量增长速度比过去3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根据报告的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在现有政策和市场条件下,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达到7,300GW,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未来5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将占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95%。到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