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太空,“神舟”“天宫”“北斗”等一个个中国的航天器在翱翔,而为这些航天器提供空间防护的抗辐照玻璃盖片产品,几乎全部出自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
从一个门外汉到生产出合格的抗辐照玻璃,到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20年来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勇,不断拼搏、奋斗,只为了一个梦想:为中国的航天器披上中国自己的“护身铠甲”。
一辆报废车为啥要停在这里?“这辆车是我当年的办公室。”卢勇告诉记者,“把它放在这里,就是想时刻提醒自己和员工,永远不能忘记艰苦奋斗。”
卢勇曾做过很多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有一种用于航天器上的产品——空间用抗辐照玻璃盖片极其特殊且新奇,而秦皇岛就有一家这样的企业正面临着关门的窘境。
航天玻璃主要用在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上,保护相关设备不受太空高能粒子、有害射线等侵害,被称为航天器的“护身铠甲”。当时,航天玻璃有不少品种要依赖国外进口。“中国生产的航天器,当然要用中国玻璃来保驾护航,不然很容易受制于人。”卢勇决心打破国外垄断,造出高性能、高品质的航天玻璃。
1998年底,卢勇东挪西凑30万元资金筹备建厂。2000年,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开始了卢勇在抗辐照玻璃领域近20年的奋斗历程。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真正步入这行,卢勇才切实感受到了压力,困难远比想象中大得多。他拜访了全国多家搞玻璃材料研究的科研院所,几乎走遍了全国光学加工制造企业,回秦皇岛后带着10多名工人不分昼夜做实验,搞研发。经过一年的艰辛努力,终于掌握了原材料配方和制造工艺。但是,订单又成了问题。
没有订单,公司很快陷入困境,工资发不出,连电费都交不起。卢勇和员工们都没有消沉,依然在困境中坚持、拼搏。资金紧张,卢勇毅然卖掉经营多年且生意红火的家具厂,将资金全部投入到产品研发和质量保证上。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把自己的房子、汽车都卖掉,举家住到姐姐家。
“人就要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再难也要坚持住,当你的拼搏达到疯狂的程度时,离成功就不远了。”回忆起这段历程,卢勇有感而发。
终于苦尽甘来。2001年,公司终于接到了第一份订单,虽然只有几千片,总价6万余元,但却让卢勇和工人们看到了希望,他们干得更卖力了。
要想追赶并领先对手,只按照常规发展是不行的。2002年,卢勇做了一个几近疯狂的决定,接下了“120mm×40mm”和“170mm×40mm”两种规格的玻璃盖片出口订单。当时,国内最大只能生产60mm×40mm的玻璃盖片,而他们当时只能生产30mm×40mm的,能力远远不够。
当时,国内没有生产这两种规格玻璃的内圆切片机。卢勇借鉴其他工业领域使用的切片机,完成了内圆切片机改造。随后,他们一步步改进工艺,摸索试验,经过艰苦的努力,先后生产出我国第一片“120mm×40mm”和“170mm×40mm”的玻璃盖片,实现了技术的跨越提升。
凭着一股子拼劲和对质量的严苛要求,星箭公司渐渐有了名气。2007年,厂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卢勇就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买了辆已报废的面包车停在院子里,当成了“办公室”。
那是企业最艰难的时候,也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卢勇和员工们废寝忘食生产、研究。期间,他们研制生产出只能从国外进口的OSR玻璃基片,将每片的价格从300多元降到30元,当年就为国家节省资金数亿元。
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卢勇始终坚持到生产一线工作,熟稔特种玻璃的每道工序,也始终是公司研发团队的核心。为打破OSR玻璃基片完全靠国外进口的局面,2009年,卢勇开始带着技术团队昼夜奋战,在配方、制造工艺等方面不断研发试验。
“当时我们正研发用于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的OSR玻璃基片,遇到了一个技术难题:月球表面温差很大,对玻璃物理性能要求非常苛刻,需要玻璃能够快速适应高低温的瞬间变化。”为此,卢勇一头扎进实验室,吃住在公司,夜以继日地跟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探讨。
经过两年多上千次的试验,具有高反射、低吸收特点OSR玻璃基片通过客户检验,可以保证月球探测器内部仪器在高温差环境下正常工作。
有了汗水的浇灌,梦想就会开花结果。目前,星箭公司已拥有6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柔性抗辐照玻璃盖片、超大超薄高强度抗辐照玻璃盖片、OSR玻璃基片等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我们要用‘奋勇开拓,立志报国’的执着精神一干到底,永远保持创业的,坚持梦想不停步,助力中国的航天器飞得更高、更远。”卢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