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快讯(记者 沙雪良)继发文明确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时间表和路线图,近日,北京制发了基层政务公开全流程规范,对公开、解读、回应、互动、平台等政务公开各环节各程序提出明确要求。其中明确,政务公开全清单动态管理,动态调整时一般遵循“只增不减”原则,并有28个操作流程图。
《北京市基层政务公开全流程规范》系统完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公众参与、平台建设、组织保障等7方面制度和流程,基本覆盖政务公开全部任务。
其中明确,行政机关在起草公文时,应在本机关发文批办单上设置公开属性一栏,明确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的属性,并在文件成文日期后标注“此件公开发布”、“此件依申请公开”或“此件不公开”。
在政务公开全清单动态管理方面,《全流程规范》明确了动态调整时一般遵循“只增不减”原则,行政机关应及时根据职责调整情况,对政务公开事项清单内容进行修订完善,并报本级政务公开主管部门审核确认。
在依申请公开办理方面,《全流程规范》设置受理、办理、答复、送达、归档等5个工作环节,明确了受理的审查、登记及时间起算,办理的甄别、核实及确定标准,答复的期限、类型及信息提供形式,送达的方式、渠道,归档的证据留存等15个操作步骤,并在重要工作环节增设注意事项,注明相关法律规定。
《全流程规范》还为每项制度配套制作操作流程图,一共28个。量化政务公开程序标准,贴近基层工作实际,基层政府可直接参照使用,不需再做细化完善,既指导提升工作水平又避免增加基层负担。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流程规范将为基层行政机关开展政务公开工作提供基本遵循和服务指引。 下一步,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将结合各区工作实际,实行基层政务公开差别化创新示范,将政务公开重点任务赋予不同的区政府创新探索,再带动全市公开水平提升;同时加强对基层政务公开专项考核评估,全面验收国办意见、本市实施意见、全清单标准、全流程规范等落实情况,完成基层政务公开各项推进任务。
去年12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3年,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覆盖基层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流程,基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公开平台、专业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善。
比照国办要求,北京市要求提前一年完成目标。今年4月初印发的《北京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北京市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市基层政务公开内容标准基本建成,政府信息底数清晰,公开属性界定明确;公开平台集成权威,精准推送、智能应用广泛普及;政务公开各项要求贯穿基层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流程,基层政务公开机制制度、专业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务公开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去年,北京市已编制完成市、区、街(乡)政务公开全清单,并通过“首都之窗”公开发布。今年8月30日前,北京各市级部门、各区政府及所属部门将调整完善本单位政务公开全清单,细化相关领域政务公开事项。
北京市新制发的《全流程规范》,系统梳理了党中央、国务院及本市对于政务公开各环节各方面规定,固化提升了本市试点区政务公开经验做法,着力规范基层政务公开工作程序,构建公开、解读、回应、互动、平台有序衔接的政务公开工作格局。
“基层政府是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具体执行落实政策,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北京市政务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政府办事服务的质量、效率、透明、规范,既直接关系着企业群众的获得感,也影响着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水平。制定《全流程规范》,可以以制度化手段将政务公开标准嵌入基层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将政务公开作为基层政府日常运转的必要环节,以促进基层政府行为的规范透明,有益于提升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正值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推进复工复产任务繁重。这位负责人表示,政策文件是政府信息的重要内容,公开、解读、发布好政策文件及执行信息是政务公开实效的重要标准。制定《全流程规范》,通过对基层政务公开全流程的规范,可以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热点政策信息的及时公开、深度解读和广泛发布,为经济社会加快恢复发挥服务作用。
“基层政务公开的成效最终还是要体现到企业群众办事方便上来。”这位负责人说,制定《全流程规范》,将解读回应、公众参与、平台建设、组织保障等程序标准固化下来,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既为基层政府提供可参照的工作指南,又为企业群众提供获取政务公开服务的制度保障,既是一种内部业务指导,又是一项外部服务措施。